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針灸適應證
中醫針灸治療的範圍很廣,依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1980年初版的〈世界衛生‧針灸專刊〉,提出並建議在全世界推廣應用針灸治療的病症有43種:
-
上呼吸道:
1﹒急性鼻竇炎。
2﹒急性鼻炎。
3﹒感冒。
4﹒急性扁桃體炎。 -
呼吸系統疾病:
5﹒急性氣管炎。
6﹒支氣管氣喘(對兒童和單純性患者效果最佳)。 -
眼科疾病:
7﹒急性結膜炎。
8﹒中心性視網膜炎。
9﹒近視(兒童)。
10﹒單純性白內障。 -
口腔科疾病:
11﹒牙痛。
12﹒拔牙後疼痛。
13﹒牙齦炎。
14﹒急慢性咽炎 -
胃腸系統疾病:
15﹒食道、賁門痙攣。
16﹒噁逆。
17﹒胃下垂。
18﹒急、慢性十二指腸潰瘍(緩解疼)。
21﹒單純性急性十二指腸潰瘍。
22﹒急慢性結腸炎。
23﹒急性菌痢。
24﹒便秘。
25﹒腹瀉。
26﹒腸麻痺。 -
神經、肌肉、骨骼疾病:
27﹒頭痛。
28﹒偏頭痛。
29﹒三叉神經痛。
30﹒面神經麻痺(早期如3到6個月內)。
31﹒中風後的輕度癱瘓。
32﹒周圍性神經急患。
33﹒小兒脊髓灰白質炎後遺症(早期在6個月內)。
34﹒梅尼爾氏綜合症。
35﹒神經性膀胱功能失調。
36﹒遺尿。
37﹒肋間神經痛。
38﹒頸臂綜合症。
39﹒肩凝症。
40﹒網球肘。
41﹒坐骨神經痛。
42﹒腰痛。
43﹒關節炎。
為適應針灸臨床治療和研究發展需要,1996年11月召開了世界衛生組織義大利米蘭會議,提出64種針灸適應證,並作如下論述:
(1)採用類似針灸法或傳統療法隨機對照試驗過的針灸適應證有:戒酒、變應性鼻炎(花粉症)、競技綜合症、面癱、膽絞痛、支氣管哮喘、心神經官能症、頸椎病、運動系統慢性疼痛(頸、肩、脊柱、膝等)、抑鬱、戒毒、痛經、頭痛、偏癱或其他腦病後遺症、帶狀皰疹、高血壓、願發性低血壓、陽痿、引產、失眠、白細胞減少、腰痛、偏頭痛、妊娠反應、噁心嘔吐、肩周炎(凍結肩)、手術後疼痛、經前期緊張症、神經根疼痛綜合症、腎絞痛、類風濕性關節炎、扭傷和勞損、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緊張性頭痛、戒煙、三叉神經痛、泌尿道結石。
(2)有足夠數量的病人為樣本但無隨機性對照試驗的針灸適應症有:急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咽喉炎、背痛、膽道蛔蟲症、慢性咽炎、胎位不正、小兒遺尿、網球肘、膽結石、腸道激惹綜合症、梅尼爾病、肌筋膜炎、兒童近視、單純性肥胖、扁桃體切除術後疼痛、精神分裂症、坐骨神經痛。
(3)有反復的臨床報導,效果較快或有一些試驗依據的針灸適應症有:便秘、缺乳、泄瀉、女性不孕、胃下垂、呃逆、尿失禁、男性不育(精子缺乏、精子活動力缺乏)、無痛分娩、尿瀦留、鼻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