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治療-針灸
立仁中醫診所院長 邱瑞發
腦血管疾病又稱腦血管意外,腦中風或腦卒中。主要是由於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導致腦部局部神經功能缺失。其中包括顱內和顱外動脈、靜脈及靜脈竇的疾病,但臨床以腦動脈疾病為多見。動脈血管粥狀硬化、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為中風的高危險群。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均高,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現代人飲食豐盛,運動時間少,工作繁忙導致腦血管疾病增加故應加強預防、宣導。
根據腦血管疾病的組織病理變化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腦血管病兩大類。腦部的血液供應極為複雜緻密,主要來自頸部前面兩側的頸動脈和後面脊椎旁的椎基底動脈系統所供應。頸動脈系統主要通過頸內動脈及大腦前、中動脈供應大腦半球前五分之三區域的血液。椎基底動脈系統主要通過脊椎兩側的椎動脈、基底動脈、小腦上動脈、小腦前下及後下動脈和大腦後動脈供應大腦半球後五分之二區域之血液供給小腦後半部、腦幹和小腦的血液。故常有人認為頸部僵硬造成劇烈頭痛即是中風的前兆。
兩側大腦前動脈由前交通支動脈左右互通,像似東西快速道路,大腦中動脈和大腦後動脈由後交通支動脈互相聯通,在腦中形成『威爾斯環』(Willis' circle)。腦部這一『威爾斯環』聯繫了腦部的兩大供血系統,尤其是兩側大腦半球血流供應的調節和平衡作用及發生病灶時對側支循環的代償作用形成,對於發生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極為重要。因此,中醫針灸常利用此原理,輔助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附件工作。大陸李繼英等學者研究用「通腦活絡針刺法」治療超早期、急性期腦梗死,研究結果顯示此法是有效的,且安全性好(1)。劉喆認為針灸治療缺血性腦中風可能促進了「內源性神經幹細胞」參與缺血性腦損傷後神經結構與功能的修復與重塑(2)。
臨床上我在用針灸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病人,會從頸部風池穴、頭頂的百會、四神聰穴、足運感區從頭皮刺激進行調節Willis' circle的血液供應,太陽穴正對額、顳、蝶部匯集的「翼點」,顳部的率谷、顳三針幫助大腦中動脈的血液循環,都有不錯的療效。研究發現頭皮的針刺穴位在頭顱外面形成一個交叉的磁場,針刺時的強烈針感引發腦部神經的生物電位,能加強推動腦內氣血流通,加速病灶側枝循環的血液循環,有助於恢復受損腦神經的血液供應,有醒腦活絡幫助神經活化的作用。
現代醫學對於腦血管神經疾病的優勢在於效果快速,強調治療的黃金時間。而傳統中醫針灸研究顯示針灸可以減緩腦神經壞死、產生神經結構與功能的修復與重塑作用,如果能將這兩項優勢結合,對於腦血管疾病的病患將是一大突破。
參考資料:
李繼英、彭宇竹、楊芳、劉孔江、杜新、黃遲、阮志忠、張暉:通腦活絡針刺法治療超早期、急性期腦梗死臨床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3;23(10):736-739
劉喆、賴新生:論神經幹細胞在缺血性腦病針灸研究中的新思路,中國針灸,2004;24(1):69-72。
留言列表